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田陽 報道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此前發布的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也吸引了網友們的目光。今年2月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開展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征集活動,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500多家單位、組織和個人的1500余件投稿作品。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組織初步評選、網絡投票以及最終審定后,選定發布天舟六號飛行任務、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官方任務標識。
10月19日,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發布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設計者、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譚昊瑜的設計理念和心路歷程,這件經過多次修改,歷時半個多月的設計作品,成為唯一一個由高校學生執筆設計并被選用的作品。
譚昊瑜告訴海報新聞記者:“設計稿交上去之后就聽天由命了,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被選上?!?/p>
投稿共修改四版,歷時半個月
1996年,譚昊瑜出生于云南昆明。小時候,每當國家有航天發射任務的電視直播,譚昊瑜都會跟著父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因此,自己從小就對探索浩瀚宇宙也有著一份特別的好奇。此外,她也同樣熱衷于畫畫,本科讀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做過游戲特效,辭職考研的她跨專業考上了川美的視覺傳達專業。
“我清晰地記得,每一次坐在電視機前倒數,觀看飛船發射時內心既激動又澎湃的心情?!彼?,看到今年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征集設計標識時,愛好和專業的雙重魔力,讓譚昊瑜懷著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參加了。
“當時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投稿的,并要求自己盡量做到最好。前前后后修改了四版,花費半個多月時間提交了最滿意的版本。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對我們的創作投稿給予很大支持,專門組織指導教師團隊給予了深入指導?!弊T昊瑜說。
運用字體設計,尾焰和數字17同構
海報新聞記者看到,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的設計圖中,飛船尾焰部分像一個數字“17”的設計形象,呈上升的趨勢,譚昊瑜想要表現的是對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美好祝福。
據譚昊瑜介紹,她認為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最大的設計亮點在于任務編號“17”,在任務編號的表現手法上,她運用了自己最喜歡的字體設計,把神舟十七號飛船的尾焰和數字17進行了同構?!?7”和飛船的設計搭配上呈現出一種“沖上云霄”的狀態,同時在“17”兩側繪制的一些星星,同樣有“向上升空”的整體效果。這樣的設計,也體現了中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的趨勢。
在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設計過程中,她將“星空”“地球”“空間站”以及“飛船尾焰”作為標識中的主要元素。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任務及空間站構型特征,她在指導教師團隊的幫助下,系統梳理了空間站從建造到完成的歷次構型變化,也漸漸熟悉了飛船與空間站的對接關系,最終,能夠通過直觀的圖形語言展示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后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對接,并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的狀態。
未來想做設計相關工作,將現場觀看飛船發射
在標識的設計過程中,譚昊瑜覺得困難的點在于,要讓這個東西看上去莊重,同時要把自己的一個設計理念給傳達到里面,再加上自己對航天航空并不了解,那么在設計前就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課?!氨热缯f空間站的結構,哪個部分是對接哪艘飛船,每個艙體是接在左邊還是右邊,這個都要反復去看一些圖片,在網上找一些圖片或者模型來進行參考。我覺得做設計最痛苦的一個階段就是想點子的時候,如果想不出來的話,就要一直去想,一直去思考要怎么做?!?/p>
“剛知道自己作品入選的消息時很激動,可能這是人生中的一個小驚喜,之后還想繼續把設計給做好?!弊T昊瑜覺得,作為年輕人,能有機會為“大國重器”貢獻一份力量,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情。此外,這次設計作品的被認可,也讓她堅定了做設計的信心?!澳壳斑€沒有很明確的方向,但我確定,之后還是會去做設計相關方面的工作?!?/p>
記者了解到,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前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邀請譚昊瑜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觀看發射。譚昊瑜難掩心中激動,不同于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看直播,這次她將真正到現場去觀看火箭發射?!斑€是很期待的?!弊T昊瑜告訴記者。
責編:郭凱
審核:馮世娟
責編:馮世娟